火塘调解暖心坎——凤凰法院创新“苗岭枫桥”机制,巧妙破解执行难
2025-03-21 15:24:0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李颖 | 作者:张世博 田红芳 | 点击量:6327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张世博 田红芳)阳春三月,层峦叠嶂的苗岭深处,冷风依旧凛冽凤凰法院执行局干警第七次翻山越岭,来到凤凰县两林乡的这个村庄,在温暖的火塘旁,将一起因堡坎修复引发的相邻纠纷“化干戈为玉帛”。

一堵堡坎隔邻里,双重困境阻执行

一堵垮塌的堡坎曾如利刃割裂乡邻情谊。申请执行人隆某与被执行人龙某的纠纷,始于山腰处一道被雨水冲垮的堡坎。隆某要求修复加固护坡保障住房安全,龙某却以施工压占院坝影响生活为由激烈抗拒,双方从口角之争演变为肢体冲突。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,承办法官发现若简单采取强制措施,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;但未及时解决,则可能引发更大安全隐患。遂决定借鉴“枫桥经验”解决纠纷。

 双语架起连心桥,七入苗寨解心结

“解决苗乡事,要懂苗家理!”为解决这起纠纷,凤凰法院执行局创新“苗岭枫桥”执行机制,牵头组成了“苗岭矛盾调解团”。团队既有懂法律专业知识的法官,又有宏观统筹视野的政府工作人员,也有熟知苗族习俗的村干部、乡贤。执行法官一次又一次站在两家相邻的土地上,用苗语讲述“共修一道坎,同护九代人”的道理;在火塘边对照《民法典》逐条解析相邻权法律条文;邀请施工人员现场勘验,协调双方五次修改施工方案,力求将影响范围缩至最小……

血染青石连心坎,枫桥经验显实效

3月13日清晨,七次调解孕育的和解方案终落地成景。双方当事人各让一尺,龙某主动清理院坝杂物,隆某承诺堡坎加固后为龙某修建新厕及篱墙。执行法官化身“施工监理”,用红线标注施工范围,为精准勘界,法官不慎被碎石划伤手臂,鲜血浸染青石。双方当事人见状动容:“今后我们一定好好相处,不让法官辛苦白费!”

枫桥再出发,探索执源治理新路径

随着争议地块的堡坎的顺利动工,凤凰法院执行局以“枫桥经验”为笔,以民族智慧为墨,又一次延展了“和谐苗乡”的生动画卷。

民族地区相邻纠纷执行案件,往往关系乡村社会长期稳定,需兼顾法律效果与民俗情理。凤凰法院针对民族地区执行难题,创新推出“苗岭枫桥”执行机制:组建双语执行团队,在和解、现场执行等环节使用民族语言,化解对抗情绪;与乡镇综治办、司法所等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;吸纳村寨干部及乡贤作为“执行协助员”;对涉民生、相邻关系等案件,优先采取教育督促方式,将民族习惯融入执行实践,减少强制措施适用。

2024年以来,凤凰法院在处理民族地区涉相邻纠纷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达100%,少数民族地区涉民生纠纷执行案件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26.3%,实现了和谐、美丽的“苗岭枫桥”治理新图景。

责编:李颖

一审:曾金春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